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整部電影介於日常卻又戲劇化、道德卻又不道德、虛幻卻又寫實的曖昧空間,部分情節會讓你瞠目結舌,但他們又是包裹在如此日常的故事之中,也因此本片看完後的後勁可以長達好幾天,它所激發出來的各種值得思索的道德問題也值得回味再三。
本片在描述一個風流倜儻的美術館館長克里斯欽,在早上上班時被一個神秘集團計畫性的搶走身上財物,憤恨不平的他與部下用手機的定位系統找到手機所在地,發現手機現正停留在一棟公寓大廈裡面,但裡頭的住戶對生活富裕、社會地位高尚的克里斯欽來說是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裏頭的住戶充滿外籍移工、黑幫分子、夜裡作亂的宵小混混等。於是克里斯欽與他的部下戲謔性地決定要”私下”解決這件事,作法是打一封匿名的控訴信,威嚇竊取其財務者必須盡快歸還,否則後果自負等內容,並且將此信投入那棟大廈中每一戶住戶的信箱裡。本以為是半開玩笑的幼稚行徑,但沒想到一兩天後克里斯欽的手機和錢包竟然奇蹟似的物歸原主,正當克里斯欽又驚又喜的同時,他沒想到日後竟然會因為這項幼稚的夜間行動間接惹上極大的麻煩。
這部電影探討的是一種「出自於自我保護而誘發的自私自利、帶有歧視意味的行為。」電影中克里斯欽的所做出的行為沒有一項達到滔天大錯的標準,但卻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和毀滅性,而這些傷害對於跟克里斯欽同一舒適圈的人(富人、名人、藝文人士)是不會察覺的,因為他們習以為常,甚至嗤之以鼻。我在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時,一開始我覺得克里斯欽的行為沒什麼大問題,甚至有一種「哇他也太”倒楣”了吧!」 或是「他怎麼都遇到一些神經病?」的感覺。但在走出電影院後,默默地反覆咀嚼每一個主線支線的情節和轉折,我才驚覺到:其實這一切都是在克里斯欽有意無意的歧視、排擠或忽視他人時引燃的零星怒火所積累出的惡果。本片處處都可以見到自我保護機制下所導致的潛在歧視或質疑,但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被害妄想呢?我想這正是肇因於各人社會地位與財富的極大差異,而這種膚淺的、外在的條件竟然能在人與人之間造成如此壁壘分明、甚至是互相仇視的現象,令我想來不寒而慄。上流人士害怕己身的財富和名譽會被他人奪去,腦子裡都滿滿的淨是些人人皆賊的恐懼,那些想法看似合情合理但其實仔細想想都有點荒唐。而就在此時,我也驚覺到為何我當初會覺得克里斯欽很”倒楣”了,因為我也常常出現這種若有似無的恐懼(如果你曾經一個人在晚上經過萬華你也可能有過)。歧視分成很多種,最明顯的那種在現今社會一定會被人撻伐到無地自容(而那些抓著麥克風抨擊歧視者、大聲呼告「人人平等」的那群人,就會得到「維護人權」的美名)。但有一種不易被察覺的歧視源自於一種地位和階級的劃分,那些淡淡的刻板印象、嫌惡、排斥感,宛若滴水穿石般把原本各族群間的鴻溝鑿的更深,深到再也無法平起平坐的交流為止。
想到這突然有點傷感了起來,本來在自然上都是畫分成同一種的人類,怎麼在組成社會後開始分出種種派系、貧富、職業和種族等差別呢?在拔去社會賦予你的糖衣或泥濘後,我們根本只有外觀上的差異而已,只是現在已經很難用這種目光去審度一個人了。我們早就已經習慣以身分地位、學歷、數字去評量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是有品味的雅士還是一介莽夫?是一個成功者還是一個失敗者?即便我們心裡都知道這種判斷標準有多不堪一擊。
這真的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我一開始看電影時還有點茫然,但想了一兩天後我就懂了,我會茫然是因為我有一部分的想法跟克里斯欽幾乎一模一樣,我在省視自己的道德時遭遇了一些死角,而這些死角又是因為自我保護的潛意識所產生的。
怎麼樣!真的很特別吧!電影從頭到尾沒罵人但最後卻有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