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一直以來都想試著用不單只是述說感想的方式來看待一部電影,但如果要講出電影背後的哲學與思考又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識,我知道以我目前的火候很難將這麼複雜的議題陳述清楚,但我還是想挑戰看看,這篇算是一次初體驗若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今天真的有複製人公司,我想他的介紹詞應該是這樣的:
我們目前有八種產品。有可供戰爭使用的強壯型、有可當招待員的美女型、有個性很仔細、擅長算數的管帳型等,另外我們還有幾種產品正在研發中,未來還會朝客制化的方向前進...

 

聽起來很獵奇,但將任何東西商品化就會變這樣。人類若成為一種可量產研發的商品,各種同類型的複製人就會永遠一模一樣,除非這個公司之後出什麼感恩回饋精裝版或週年慶限定限量組合之類的。

 

但今天如果有兩個不同類型的複製人相愛後生了一個孩子呢?那個孩子便會有所有研發人員都無法精準預料的基因組合,因此他就變成一個獨特的個體,而這樣由兩件商品所生的人還能算是一件「商品」嗎?還是他就直接成為一個「人」?

 

等等,剛剛說商品(複製人)相愛?會愛、會感覺的活體還能稱作為是商品嗎?有了愛情後,對方便會成為彼此眼中的獨特個體,那這樣的話,這兩人還能算是規格化生產下的產品嗎?

 

討論到這裡,應該可以發現:複製人是人類,是為了讓資本家合理剝削人類而創造出的人類,但他們因為未受哲學思考刺激,缺乏自我意識,因此不能算是一個獨立的「人」。所以在反烏托邦的社會中,統治者教導人民鄙視思考和閱讀、禁止相愛生子,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避免出現難以控制的獨立的「人」。

 

複製人所生的孩子會為複製人們帶來希望是因為他們發覺原本毫不特別的他們其實可以藉由生育創造獨特的個體當獨特的個體出現於一個受壓迫的社會中時他就會變成一種叛逆精神的象徵—一種「我們其實跟你(統治者)想的不一樣我們可以為自己的權利而戰」的吶喊在心中油然而生,進而變成革命的燎原之火。這種主角的背景設計在近年各種反烏托邦小說中非常常見,像分歧者、移動迷宮以及最有名的飢餓遊戲。如果大家對這些小說的內容非常熟悉的話應該就很可以理解銀翼殺手2049中管理階層到底在崩潰什麼了吧~

 

接下來我想說說革命之火點燃的關鍵-自我意識:

有一個大家永遠聊不完的話題叫做:人有沒有靈魂?如果有,要怎麼證明?靈魂在我心中其實就類似自我意識的概念(順帶一題,那種飄來飄去沒有腳的叫鬼)。自我意識的產生始於思考。當人剛開始學會思考後,他就會發覺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時就長出了自我概念。若以鏡中倒影來說,人類照鏡時會很清楚的知道「我為真、鏡子中的成像為贗品。」但如果我們今天來說一個都市恐怖故事:其實鏡子裡的你其實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如果這個都市恐怖故事為真,那他也會同理地認為「你是贗品。我為真。」那你們兩個雖然外貌和內在全然相同,但你們就是兩個分別獨立的個體,依我看來,他們不能算是同一個人。

 

K在這部電影中自我意識成長過程的投射,便是他的人工智慧虛擬女友嬌伊。這個設計非常有趣又新穎(看到嬌伊出現的那一幕我腦海一直浮現宅宅們大喊「初音是真的」的畫面),但就如同嬌伊的廣告詞「說你想聽的」一般,其實體貼可人的嬌伊至始至終所說的溫柔情話,都是K自己心中的嚮往,在嬌伊越來越靈動、對K的影響力也加劇的同時,也代表K的自我意識已逐漸成形。孤獨的K在這世上只喜歡看似虛幻的嬌伊最寶貝的事物就是嬌伊的顯像器,但其實嬌伊是這世上最真實的夥伴因為她就是躲在表象之後的K。

 

講到這我突然想引用卡謬的見解:我反抗,故我存在。反抗之時在於人在思考後認知到自己是真實獨立的人,但他發現他其實存在於一個不把他當人看的環境,因此他便開始反抗。銀翼殺手2049中的K就完全符合這樣的蛻變。從一開始的服從、懷疑、自我意識萌發,到開始有了某種「應該要如何才對」的心情,最後走向反抗一途。看到這裡,我就已經可以認定「K是一個會獨立思考的完人」恭喜K在結局時達到一個圓滿的境界。而這個結局令我感到諷刺的是,這世上不少經母體出世的人類都無法被稱作是一個完人,他們都輸給了K。

 

註:
反烏托邦的小說作品我只看過《美麗新世界》以及《華氏451度》,而我個人覺得《美麗新世界》的社會架構比較「有趣」,但《華氏451度》的結局比較正向,不過當然兩本都非常好看。在這偷講一個在《美麗新世界》中,我個人覺得作者在這個虛擬社會中最酷的設計:為了避免複製人思考,因此統治者教導所有複製人:「如果遇到任何你想不通的事情,你就趕快給我去嗑藥。」
哈哈這點跟某些現代人有點像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摸德 的頭像
    摸德

    我是摸德Maud

    摸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